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立足本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和特有生物资源,主要从区域重要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三个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验室现有专兼职人员7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讲师28人;博士56人,硕士18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第七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助理、安徽省第十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培育引进国家人才计划1人,及省级人才计划3人;引进优秀博士20人。
实验室位于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大楼,科研用房总面积为3400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2100余万元。现拥有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合作用仪、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生物发酵装置、基因枪、叶绿素荧光仪、基因芯片杂交仪、基因芯片扫描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测定仪等仪器。拥有生物园,1200平米的全自动温控玻璃温室。设有黄山、天柱山及鹞落坪等野外实习实践基地,安庆天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康丽平绿化有限公司、安庆龙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芜湖海洋馆等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近5年主持纵横向课题186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省级重点等各类项目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安徽省教育厅项目3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安徽省重点研发各1项;产学研项目共有85项,累计到帐经费1396.85余万元;行业支撑项目共有36项,累计到账经费1285余万元;自主设立课题共有24项。此外,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及省部级奖项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10余篇。
在做好引进优秀人才工作的同时,实验室利用现有条件,采取外出培养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优秀青年科研骨干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积极鼓励青年科研骨干“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所进修学习。此外,实验室一直注重各类人才的培训。人才的培训主要分为三项,一是大型仪器技术人才培训;二是新进教师实验技能培训;三是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实验室将立足于皖西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围绕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为之提供基础支撑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演变规律等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生物系统学、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解决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本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我省北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我省及区域的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高度整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验室,更是我省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生物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可提高生物资源的价值和减少资源的浪费,将为我省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安徽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以下是对实验室三个研究方向的具体介绍:
1、重要物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围绕珍稀濒危动植物趋危的机理,濒危物种自然交配及繁殖障碍、人类生产活动的负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应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大别山五针松、都支杜鹃、银缕梅、长江江豚等濒危物种的趋危生物学特征,阐明大别山五针松、多支杜鹃、银缕梅、长江江豚的年龄结构、死亡原因、胚胎发育及居群的遗传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为永续利用大别山五针松、都支杜鹃、银缕梅、长江江豚等濒危物种这一重要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措施和保护对策,在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细胞系和组织样品库四个层面上,构建我国一、二类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的材料共享平台。通过对物种的基因组多样性、功能基因多态性和群体行为学的研究,揭示不同物种在亲缘识别、资源共享、高繁殖效率和强抗病能力等方面所特有的分子行为驱动机制,并据此提出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繁育策略,为我国濒危动物重要物种的资源复壮和可持续利用做出示范。
2、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围绕皖西南生态系统多样性如何响应与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以及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情景下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安庆沿江湿地生态系统演替模式、生产力形成过程、碳源/汇效应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及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调查和分析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和安庆沿江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种间关系等基本特征,研究典型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混交林在胁迫条件下同化产物分配策略的调整过程,揭示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混交林在个体生理水平对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的C、N、P元素循环,揭示该地区植物的基本元素组成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植被养分现状及生长限制因子;分析闸坝建设对长江干流及其附属湿地水环境及湿地生物(鱼类、豚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两栖动物和水鸟等)的影响,提出闸坝生态调度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湿地中有害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分析、溶解有机质来源归宿解析和生产降解过程以及与污染物之间的耦合作用。
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了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种间关系和植物功能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和皖西南和周边地区大蚊总科和黄堇亚属等类群的生态适应机制、地理分布、起源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虚拟物种与真实物种结合,改进濒危物种野外抽样方法,结合偏相关适应系数法开发了一个新方法来创建一个多变量的适宜性指数:生态位限制法。基于未来的气候变化,模拟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两栖类适宜地区物种分布空间特征的研究。
3、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围绕皖西南特色道地中药材培育与规范化种植中缺少规范化的种植标准、适宜种植的药材不祥、产品多处于低端,缺少品牌及质量标准,药用植物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及纯化中存在成分提取分离效率低、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不清楚等关键科学问题,以皖西南特色生物资源和大宗道地中草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岳西高山蔬菜、中药材GAP研究与开发为重点,主要对皖西南道地中药材资源普查、优种快繁、规范化栽培、SOP制订、指纹图谱建立、质量控制以及储藏与加工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全方位为安徽中药材规范化栽培、GAP基地认证、药材认证和中药饮片认证提供技术支撑,以皖西南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大别山茯苓、牛鼻栓、明党参、独蒜兰等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筛选活性物质和先导化合物,明确有效部位、有效成分,阐明其药效的物质基础,同时对其有效部位、活性部位进行深入的提取、分离研究,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化学成分提取、结构测定,确定其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制备具有特征性、专属性的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能满足市场需求、批量化的提取、分离对照品的方法及相应条件和工艺流程。
针对皖西南特有生物资源,与岳西县惠民瓜蒌合作社合作,开展了瓜蒌脱毒苗生产技术开发,生产瓜蒌脱毒苗30余万株;利用霍山石斛和铁皮石斛的开发,对公司扶贫点太湖县天华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岳西的茯苓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进行了菌种的筛选和培养基的优化,为大规模培养优质的中药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开展了皖西南特色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分离及药效研究,进行皖西南特色药用植物的短肽、多糖、生物碱、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活性部位筛选、结构鉴定及药效研究等,对道地中药材进行了开发利用,为进一步产业化打下基础。
上一条: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项小燕教授作“植物与环境生物的协同关系”科普报告 下一条:安徽省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一带一路”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关闭】